为协助即将出国(境)交流的学生们做好各项准备,提升学生海外访学安全意识,保障境外学习交流顺利开展。6月27日,化学与化工学院在4502会议室召开中外石油合作办学出国学生行前指导暨欢送会。化学与化工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小辉、常务副院长王爱民、副书记张迪、国际交流处外国专家与留学生管理科杜静科长、中外石油项目办老师及2022级18名赴俄留学学生出席会议。会议由常务副院长王爱民主持。
会议伊始,王爱民介绍了出席的领导及参会人员。石油工程教研室主任白云云对2022级出国情况、2021级学位获得情况进行了汇报。2022级共有18名学生选择出国,其中综合考评前十中有6人,9人获得俄罗斯北方联邦大学优秀学生奖励,出国学生质量明显提高;2021级在俄学习的21学生顺利通过答辩,取得中俄双学位,其中有6人拟继续攻读硕士。化工院针对上一届学生出现的问题,协调各行政部门,出台一系列政策,为出国学生解决后顾之忧。
陈小辉书记为出国学生团队授旗。依据榆林学院发[2022]21号文件《榆林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星奖励办法(试行)》文件精神,为了鼓励项目学生出国深造,为18名赴俄学生各奖励1000元,与会领导为项目学生进行了颁奖。
为帮助大家增强海外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,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近期制作的《出国安全小锦囊》系列动画视频。
郝炯喆同学从感恩沃土:铭记院系培养,致谢坚实后盾;坚守初心:明辨笃行,恪守规范,维护形象;潜心治学:不负韶华,勇攀高峰,矢志成才三个角度进行了发言,表示所有项目学生将带着感恩之心、赤子之情、求知之志,在世界的舞台上,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母校、无愧于青春的绚丽篇章。
陈小辉书记从勇于做知识的探索者、乐于做中俄文化的传播者以及以安全纪律为底线,严格遵守中外法律法规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话。他勉励学生要牢记当代中国青年使命,直面出国留学的挑战,提升俄语语言水平,认真学习专业理论,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、回报学校、回报社会,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自由交谈环节,项目学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领导和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沟通。化学与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爱明对会议进行了总结,希望时刻谨言慎行,强化政治意识,牢记任务使命,有所学有所成,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